诈骗案中间人能怎么定罪

常山刑事律师 2025-04-16
(一)若中间人明知诈骗仍提供帮助,不要继续实施协助行为,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争取从轻处罚。
(二)若中间人不知情仅是正常居间介绍,保留好能证明自己不知情且未参与诈骗、未获利的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交易凭证等。
(三)若中间人因重大过失未审查相关情况,主动与受害人沟通,积极协商赔偿事宜,降低可能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诈骗案中中间人定罪需依据主客观情况综合判定。若中间人主观上明知他人诈骗,客观上实施协助传递虚假信息、转移赃款等帮助行为,构成诈骗罪共犯,按其在犯罪中的作用量刑,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处罚,起次要或辅助作用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2.若中间人主观上不知情,只是正常居间介绍,客观上未参与诈骗且未获利,则不构成犯罪。不过,若虽不知情但因重大过失未审查相关情况,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为避免中间人陷入此类法律风险,中间人在从事居间活动时应尽到合理审查义务,核实交易信息真实性。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止介绍并向相关部门反映。司法机关在定罪时,也应严格遵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全面审查证据,准确判定中间人责任。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结论:
诈骗案中中间人是否定罪及如何定罪,取决于主观状态和客观行为。明知诈骗仍提供帮助构成共犯;不知情且正常居间未获利不构成犯罪;不知情但有重大过失可能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在诈骗案里,若中间人明知他人诈骗还协助传递虚假信息、转移赃款等,属于与诈骗分子共同故意实施犯罪,构成诈骗罪共犯。根据其在犯罪中作用,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处罚,起次要或辅助作用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若中间人不知情且正常居间介绍,未参与诈骗也未获利,不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不构成犯罪。若因重大过失未审查相关情况,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这体现了主客观相统一的定罪原则。若遇到涉及诈骗案中中间人责任认定等相关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1.若中间人明知他人诈骗还帮忙,像传递虚假信息、转移赃款等,构成诈骗罪共犯,按其在犯罪里的作用量刑。起主要作用按主犯罚,起次要或辅助作用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罚。

2.若中间人不知情,只是正常介绍,没参与诈骗且没获利,不构成犯罪。但因重大过失没审查相关情况,可能要承担民事赔偿。

3.中间人定罪要综合多因素,遵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来确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法律分析:
(1)在诈骗案中,中间人定罪关键在于主观状态与客观行为。当中间人明知他人诈骗还提供协助,像传递虚假信息、转移赃款等,就会构成诈骗罪共犯。其量刑依据在犯罪中的作用,若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处罚,起次要或辅助作用按从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2)若中间人不知情,只是正常居间介绍,没参与诈骗行为且未获利,不构成犯罪。不过,若虽不知情但因重大过失未审查相关情况,可能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所以,对中间人定罪需综合考量多种因素,遵循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提醒:
涉及诈骗案的中间人要特别留意自身行为是否有协助诈骗之嫌。不同案件情况差异大,若面临此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分析。
下一篇:暂无 了

相关文章

温州市看守所地址 云和县看守所电话 永康律师 宁波海曙区律师 宁波法律咨询 庆元法律咨询 绍兴市柯桥区律师网 宁波市北仑区刑事辩护律师 桐庐县专业刑事律师 瑞安市刑事律师 绍兴市越城区取保候审律师 天台县取保候审律师 宁波市刑事律师咨询 绍兴市上虞区刑事律师咨询 湖州南浔房产律师 衢州衢江房产律师 金华金东刑事律师 磐安刑事律师 平湖律师哪个好 磐安律师哪个好 景宁律师 衢州律师 泰顺法律咨询 磐安法律咨询 东阳刑事律师 桐乡律师事务所 浦江律师事务所 宁波鄞州律师 玉环律师 缙云交通事故律师 杭州拱墅律师 湖口律师 杭州临平律师 杭州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律师 杭州拱墅律师 杭州萧山律师 青田刑事律师 金华婺城律师 衢州衢江律师 杭州上城律师 杭州西湖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庆元律师 江山律师 杭州萧山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常山律师 金华律师 杭州余杭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杭州钱塘刑事律师收费标准 温州瓯海律师